施肥并不是将肥料施入土壤这么简单
在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中,肥料和土壤改良剂的投资占整个农业生产支出的三分之一以上。面对能源消耗巨大、肥料矿源逐年减少的压力,如何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避免过度施用造成的后遗症已成为当务之急。合理的土壤和肥料培养管理不仅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还可以为作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减少化肥和农药的用量,避免土壤肥力的下降和对环境的影响,在提高农民朋友的经济效益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作物对养分的需求特征、肥料的理化性质、当地土壤、气候、栽培技术等条件与合理施肥密切相关。在实际施肥操作中,只有综合考虑这些条件,才能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首先,根据土壤和植物分析,我们可以通过土壤分析了解土壤供应养分的能力和土壤中有效养分的含量,植物分析可以反映作物在土地上生长的营养状况,通过土壤和植物分析结果,我们可以知道作物的养分吸收情况,土壤提供养分的能力?如果营养供应不足,应根据作物的营养特性和土壤特性来补充肥料。如果只通过土壤分析或植体分析来确定肥料的用量,就有其值得商榷的余地。只有结合两者的分析结果,才能达到经济节约的目的。不幸的是,虽然我国已经推广土壤测量配方施肥多年,但进展仍不令人满意。但正是这方面存在缺陷,才有更多改进的可能。通过土壤分析得到的肥料推荐量往往因眼点不同而不同。在决定肥料用量时,往往有两个决定性的目标,一是根据作物施肥,二是根据土壤施肥。前者只考虑为作物的生长发育提供足够的育,而不考虑同时维持或提高土壤肥力;后者还应考虑作物生长的需要,提高土壤肥力。一般来说,根据作物施肥的肥料量少于土壤施肥的肥料量,污染环境的可能性相对较小。哪个目标获得的施肥量更经济?根据土壤肥力和耕地是否有权。如果耕地是租来的,或者投入的资金有限,那么使用作物施肥可能更经济。相反,如果土地是自有的,或者土壤相对贫瘠(有机质低,养分固定能力强),可能更适合土壤施肥。通过土壤施肥,不仅可以为作物的生长提供养分,还可以补充因腐蚀、洗涤和固定而损失的养分,逐步提高土壤的肥力。需要注意的是,在肥力较差的土壤中,如砂土、砂壤土,如果采用土壤施肥方法,肥料需要多次施肥,不能一次使用,否则只会造成浪费和环境污染。如果资金有限,可以优先改善肥力较低的地区,获得较大的效益。这是因为在肥力较低的地区施肥,肥力明显提高,所以获利的概率较大。二是根据作物的营养特性施肥
1根据作物生长期的肥料特性,作物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养分的整个时期称为营养期。它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吸收的养分种类、数量和比例都有不同的需求:作物营养的临界期:在此期间,作物对某一营养元素的需求非常迫切,过多或过少会抑制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损失。即使以后大量补充这种养分,也无法弥补以前的损失,过多会对其他养分产生拮抗作用。对于不同的作物,不同营养物质的临界期是不同的。例如,大多数作物的磷临界营养期在幼苗期,玉米在三叶期。作物营养高峰期:作物对营养需求的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最多,一般出现在作物旺盛生长阶段。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作物吸收营养最多,肥料营养效果最好。根据阶段营养理论,施肥时首先要满足作物营养临界期的营养需求,其次是作物营养的最大效率期。在注意关键时期施肥的同时,也要注意作物养分的持续供应,采用基肥、追肥、种肥相结合的方法,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2.根据作物根系的营养特点施肥基肥:根据根系密集层的深度合理施用基肥,有利于作物吸收养分,充分发挥肥效。一般基肥应深入施用,但施用深度应根据种植作物的根系密集层确定。种肥追肥:根据作物不同发育期的根系发育情况,巧妙施用种肥追肥。在作物生长初期,由于根系较少或发育不完全,此时养分的吸收能力较弱,可以通过施用少量的速效肥料来满足植物临界营养期对养分的需求。在作物生长的中后期,如果土壤中提供的速效养分不能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可以通过追肥来补充。追肥深度应与根系生长相匹配。最好采用沟施、穴施、随水冲施、根外追肥等方式,确保养分及时供应。3.根据土壤条件施肥
不同类型的土壤应根据土壤保肥和供肥能力采取不同的施肥措施。质地较细的土壤:粘土矿物较多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一般来说,它们的供肥能力和保肥能力都很强。即使一次施肥过多,也不会造成大量养分流失。因此,在生长初期要特别注意,以免造成植物过度生长和生长延迟。质地差的土壤:由于土壤中机质含量低,保肥能力相对较弱。施肥时可以通过少量多次施肥来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注意防止后期脱肥。粘性土壤:通过增加有机肥,特别是纤维含量较高的有机肥,通过改良土壤来提高土壤肥力。2依土壤pH施肥土壤的特点pH它是影响营养吸收和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土壤pH价值是选择肥料和合理施肥的重要参考因素,应引起农民的充分重视。酸性土壤应选用碱性肥料或生理碱性肥料。如果能先用农用石灰来改善土壤PH如果值,肥料的选择更有弹性;石灰土壤应选用酸性肥料或生理酸性肥料;铵氮肥料不宜施用于土壤表面,尤其是碱性土壤。3根据土壤氧化还原条件,施肥土壤氧化还原情况反映了土壤气体或气体的程度,影响施肥中某些养分的有效性。根据土壤养花还原条件施肥时,应遵循以下施肥原则:不得在水田土壤中施用硝酸氮肥,以免脱氮,而应施用铵氮肥,并应全层施用。在水旱轮作的土壤中,施用磷肥的原则是在旱地重施磷肥,可以提高磷肥的利用率。如果旱田作物是豆类和豆类,“以磷促氮”的作用。水田土壤中不宜施用含硫肥料,以免产生硫化氢,抑制作物根系的生长。由于氯离子能抑制亚硝酸还原酶,减少还原状态下的脱氮现象,在水田土壤中施用含氯肥可提高氮肥的利用率。四、根据肥料特性施肥不同的肥料,虽然名称不同,但其本质仍是各种营养元素。因此,如果提供相同数量的营养物质,对作物的增产效果是相同的。例如,公斤氯化钾(KCl,含60%K2O)硫酸钾1.2公斤(K2SO4,含50%K2O)数量相同K2O(0.6公斤),在硫和氯不受作物生长限制的情况下,两者肥效相同。在选择肥料类型时,应考虑肥料本身的性质、土壤特性、气候因素和肥料价格。根据肥料特性合理施肥的对策如下:铵氮肥可作为基肥或追肥。由于铵根在土壤中的移动性低于硝酸根,应在根系集中的土壤中施肥。铵态氮肥不宜施于地表,以免氮挥发,特别是在石灰性土壤中,铵根应深施并立即覆土。同时,铵根应与非碱性有机肥配合施用,有利于肥料培养和土壤改善。硝态氮肥不宜作为基肥和种肥,只能作为追肥或水田土壤。此外,硝酸根不宜与有机肥混合或用于调制堆肥的碳氮比用。同时硝氮肥吸湿性强,储存时要注意环境。尿素可以作为基肥,也可以作为追肥,因为它含有对种子有毒脲,所以一般不作为种肥。尿素用于追肥时,应比其他氮肥提前3~5天施用,以促进转化。尿素使用后,不能进行洪水灌溉,施用后不宜急于进行水灌溉。磷肥施用在土壤中容易被土壤吸附固定,尤其是在强酸性土壤和石灰质土壤中。施用磷肥可采用以下方法提高其肥料利用率:①集中施用:磷肥一般以基肥为主,若用于追肥,则应采用叶面施肥。土壤施肥时,应采用条施、穴施或沟施,避免表面撒施;②与有机肥混合施用减少磷被土壤固定的机会;③制成缓效肥料。硫酸钾和氯化钾是生理酸性肥料,最适合中性或石灰质土壤,酸性土壤应与农用石灰配合使用。氯化钾含有氯离子,不适用于盐碱性土壤或氯敏感作物。应遵循微量元素肥料“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根据经济有效的原则,尽量采用叶面施用、浸种或拌种的方式,以减少土壤固定。5、施用有机肥堆肥和粪肥是增加土壤有机质的重要措施之一。有机物不仅能提供作物养分,还能改善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为作物生长提供适宜的环境。堆肥和粪肥种类繁多,由于原料、堆肥方法和添加剂的不同,其养分含量有很大的不同。我们可以通过添加有机肥的数量、有机肥的营养含量和营养释放率来估计整个作物生长季节有机肥提供的营养成分。然后,在土壤和植分析后获得的营养需求中,减去有机肥供应的部分,然后通过追肥补充不足。这样可以相对减少肥料的用量,节省肥料的支出。在有机肥的应用中,必须注意有机肥的长期效应和改善土壤性质的效果,远远大于养分的供应,其贡献无法量化。6、避免土壤中不必要的施肥。如果某种营养物质的含量已经很高,就没有必要再次施用这种营养肥料。对作物增产影响不大,甚至减产。然而,不必要的施肥或过度施肥在中国是最常见的,一是因为农民朋友为了确保不会缺乏营养,二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哪些肥料应该增加那些肥料应该减施?以至于盲目参考别人的施肥量,甚至认为土壤施肥越多越好,尤其是复合肥。众所周知,土壤肥力因地而异,肥培管理也要因地制宜。过度施肥不仅不能达到提高产量和质量的效果,而且由于营养物质之间的拮抗作用,其他元素可能会缺乏,导致相反的效果。盲目施用微量元素肥料,也要小心。作物或果树对微量元素的需求不大,缺乏与过量之间的浓度范围非常窄,因施用量错误容易造成损失。施肥不像在土壤中施肥那么简单。我们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如土壤、作物本身的肥料特性、肥料特性等。通过对这些因素的整体考虑,我们可以制定施肥计划。只有这样,才能减少肥料的用量,真正实现肥料的减量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