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肥替代化肥:关于化肥利弊的争论
自古以来,中国就建立了一个农业国家。天然有机肥历史悠久,多粪肥田的思想根深蒂固。
自20世纪初以来,西方化肥在中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销售和使用开始对传统有机肥产生影响。化肥增产效果明显,施用方便,深受农民喜爱。一些专家学者也大力倡导化肥的使用和推广。
然而,随着化肥销售和应用的增加以及其他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从20世纪20年代末到20世纪40年代初,社会上出现了许多反对化肥的言论,关于化肥和有机肥质量的争论经常出现在各种农业报纸和杂志上。
持续了一二十年的争论,
加深了人们对现代肥料变化的认识,促进了化肥采购、销售和应用的研究和管理,促进了有机肥和化肥应用政策的形成。在当今强调肥料合作使用和保护农业生态的背景下,回顾中国现代化肥的争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关于化肥本身优缺点的争论
很少有人相信化肥输入中国之初,
很少有人愿意购买和使用,但后来江南等地的农民逐渐接受并喜欢这种进口产品,影响了传统有机肥的施用。
虽然这与爱礼司、卜内门等商业银行的肥料销售宣传有关,但化肥本身的优势在其传播中起着关键作用。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由于化肥在销售和应用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质疑化肥。也就是说,人们在接受和施用化肥的同时,也发现了化肥的缺点,并将外来化肥与传统有机肥进行了比较,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1.强调化肥的优点
化肥推广初期,许多人认识到,我国农业的改善,以人工肥料、农具和农田水利的改善,三者是最迫切的,“人造肥料是三者中最有效的。”对于严重缺乏高效肥料的中国农业来说,化肥的速效性和易用性是传统有机肥无法比拟的。
化肥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化肥便宜。硫酸洗等肥田粉每100斤(市斤,下同)卖10元大洋,这种肥料一般含有20%左右的氮,每100斤含有20斤氮,每斤值大洋50美分。
当时人粪尿从上海运往广州,平均每100斤40美分,按含氮0.57%计算,每100斤含氮0.57斤,每斤大洋约75美分,每100斤硫酸比人粪便便宜25美分。
就当时江南农民喜爱的饼肥而言,它的价格也比人造肥贵很多,“每100磅值4元,而人造肥料每100磅只有2元。”
沿海地区比较富裕的农民在池塘泥、稳定肥等天然肥料不足的情况下,最初用饼肥来弥补。自从化肥进口以来,他们用化肥代替饼肥。
据估计,每亩10公斤以上的硫酸可以代替饼肥,肥力一般相同,但价格便宜四分之一,化肥施用方便,
所以农家乐于改用化肥。
第二,化肥营养丰富,效果快。现代中国农民使用的肥料最多用于人畜粪尿和饼肥,而人畜粪尿中的氮、磷、钾含量很低,人粪中的氮含量只有0.7%,马粪中的磷含量只有0.28%,马粪中的钾含量只有0.52%。为了让植物获得足够的营养,人工肥料是必不可少的。
当时,农民们注意到,经过几天的化肥,幼苗变得繁荣,而天然肥料没有那么快的效果。中国农民注重眼见为实,这自然对他们很有吸引力。
第三,化肥体积小,使用方便,无异味,施用量容易掌握。与人畜粪肥相比,化肥的体积相差100倍。一般每亩只需20-30公斤,而人畜粪尿等天然肥料需要40-50公斤(一公斤等于100公斤,下同),才能达到同样的肥分效果。
肥田粉体积小,搬运施用简单方便。与人畜粪便和尿液不同,收集、积累和储存费时费力。这样,化肥可以大大降低肥料运输和施肥所需的时间和劳动力,从而节省工资,
降低种田成本。
除豆饼、油饼、绿肥外,天然肥料中的人粪尿和粪肥都有异味,令人厌恶,而化肥则很少有异味。
此外,化肥中的氮、磷、钾可以单独供应,可以随意加减。天然肥料含氮量多,磷钾含量少,营养含量不准确,施肥量和按需施用难以掌握。
由于化肥本身的优势和肥料经销商的大力推广,农民很难阻止诱惑。在一些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人们甚至争相购买,导致中国化肥的进口和销售逐年大幅增长。
民国17年(1928年)化肥输入总价值为1289700多关平两,是民国13年(1924年)的两倍多,进口快速增长。
从1924年到1937年的化肥进口量也可以看出中国化肥使用的增长趋势(表1,一担等于50公斤)。
就江南而言,自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以来,这里的化肥销量逐年增长,1925年以后的输入量每年以几倍的速度增长。1925年“硫酸铵作为肥料使用较多,因此增加到三倍,一年后,1926年硫酸铵销量较去年增长近十倍,“而上一年的数量,实际上是前一年的几倍,
它的用途不仅是培育谷物蔬菜,还有烟草,是其稳定的销售业务。
可见化肥在短短几年内在江南农业中站稳了脚跟,扩张趋势明显。
2.指出化肥的缺点
在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一方面,化肥的优势得到了肯定,使用量逐渐增加;另一方面,不合理施用化肥对土壤的损害和销售中掺杂的假冒问题也使社会越来越多地质疑和反对化肥。
中央农业实验研究所组织教师分组讨论传统有机肥和化肥的优缺点。著名土壤肥料学家彭家元(1897-1966年)也全面总结了化肥的缺点。从相关数据可以看出,化肥主要有以下缺点。
第一,掺假冒充,
真实性很难区分。化肥的外观大多是粉末或细粒结晶。如果没有化学分析,除了少数人可以区分真伪外,普通农民很容易被欺骗。坏商人把盐、明矾和其他硫酸盐混合在一起是很常见的。农民购买这种假冒伪劣产品不仅是浪费钱,
使土地变坏。
比如上海益生行泰山牌肥田粉含明矾88.94%;上海新建公司人狮牌肥田粉,黑人含煤屑等杂质,白人含明矾。上海卜内门有各种峨眉牌肥田粉,混有沉淀物、明矾、芋头粉、锯末、稻草屑等。
二是改变土壤质地和性质,损害土壤有机质。化肥是无机质。如果连年施用,缺乏人粪、尿液、粪肥、绿肥等有机肥的配合,会导致土壤板滞硬结,土壤性质恶化。
中国十分之八九的土壤是酸性的。如果连年施用硫酸,会增加土壤酸度,导致作物生长不良。因此,化肥施用前一、二年往往收获良好。三四年后,作物收获大幅下降,但不如田粉施肥前的产量好。
土壤肥料学家陈方济说:“(化肥)第一次使用时,由于其强烈的性质,拉出了地力的精华,一时觉得有利,但不旋跟,沃土变成了石田……凡用诸农田,稻草虽荣,但结实不坚。”
第三,化肥施用不合理,地力下降,农产品质量差。当时,人们购买和施用的大多数人造肥料都是单一的硫酸盐肥料,混合肥料很少,甚至根本不使用天然有机肥料。一两年后,土壤中磷钾元素消耗过多,即使硫酸盐量增加,也不能达到初始施用效果,地力难以恢复原状。
此外,硫酸单独施用,只提供植物氮营养,缺乏磷和钾的配合,作物枝叶茂盛,生长过多,成熟期强度低,易患病害,蔬菜水果水分过多,质量差,易腐败。
似乎有很多关于化肥的批评。从化肥技术的角度来看,这些批评大多是基于进口化肥与传统有机肥的比较(表2),并出现在化肥推广过程中。
有学者说,中国农民不了解肥田粉的危害,认为肥田粉的功效是万能的。再加上经济条件的限制,使用化肥后不再使用天然肥料。几年后,土壤中的有机物耗尽,土壤质量恶化。
各种作物都不能生长。
当时,一些专家并不明确反对使用化肥,但他们认为它比利润更有害。他们提倡多用有机肥,少用或谨慎用化肥。民国农业经济学家宋希祥表示,如果能用一定的手段,在豆饼、草木灰、人粪尿等传统天然肥料中,也能达到轻便快效的优点;此外,传统天然肥料非常便宜,肥田粉也很贵。施用后是否真的有利无害,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看出。
二、关于化肥促进利益的争论
20世纪20-30年代,关于化肥优缺点的讨论时有报道,“抵制化肥““”拒绝使用化肥”等标题往往赫然在目。
化肥反对者不仅从农业生产和化肥技术层面指出了化肥的缺点,而且从政治和经济层面阐述了化肥推广的缺点。
在肯定化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化肥支持者从技术、经济、国外使用示范等方面宣传我国化肥施用的必要性,反驳不利于化肥推广的言论。
这场争论从20世纪20年代末开始,到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达到高潮。仅仅因为双方的焦点不同,总是很难区分胜败。
1.反对化肥的应用和推广
1930年第13期《农业周刊》发表的一篇文章反映了中国人民反对西方化肥应用的政治情结和民族义愤。
反对者认为,化肥推广政策是最有效的农业侵略,如果化肥在全国推广,“不仅农民的辛勤收获完全成为进口化肥的推广收获,甚至中国人民的饥饿和生存,帝国主义的土地侵略政策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这难道不比任何侵略性政策都更恶毒吗?”
并呼吁拒绝进口化肥,打破这一有预谋的侵略计划:“除了绝对不合作的肥料推广,我们还采取了可敬快乐的壮举和语气,保护我们农业元素的完整性。”
在现代抵制外部侮辱和拯救生命的背景下,许多支持者反对抵制化肥。受化肥有害理论的影响,沿海地区的私人商会表示,他们拒绝宣传和销售化肥。1930年7月,汕头中国国内商品维护协会提出政府禁止进口化肥,因为粉红色的肥田可以获得暂时的效果,但长期使用将导致农村大片贫瘠。
江宁、济南等地商会也发电反应,拒绝输入和使用肥田粉,以挽救农田。
化肥在中国的应用和推广不仅受到本国人的抵制,也受到个别外国人的怀疑和反对。20世纪20年代,西方华阳慈善救济协会书记麦罗拉(W.H.Mallory)说:“值得注意的是,在40世纪以上,中国农民保持了肥沃的土壤。在美国的许多地方,只有几十年,土壤就荒芜了。此外,随着农业的发展,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能比中国好得多。在这种情况下,……是否引入化肥是个问题,
注意研究。”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华民国31年(1942年)11月英国议会泰弗亚勋爵访华期间,他在中央大学、四川大学农业学院、金陵大学、四川省农业改革研究所等地发表演讲,说明了施肥的弊端,称赞了中国使用天然肥料的传统,并建议中国不要使用化肥。
泰弗亚勋爵的演讲在各大报纸上发表后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以泰弗亚勋爵的演讲为导火索,全国形成了一场关于化肥的激烈争论。
不同的争论涉及到化肥应用和推广的技术、经济甚至政治问题,使更多的人认识到化肥的优缺点,再次展示了现代中国传统有机肥与西方化肥的冲突和交集。
2.支持化肥的应用和推广
20世纪30年代末,著名水稻专家袁松周(1886-1975)教授关于化肥有毒的谣言,著名水稻专家袁松周(1886-1975)教授反驳了化肥的各种危害,提倡化肥的应用和推广,提倡化肥与有机肥的合作。
这种支持化肥施用的观点也不乏回声。袁松周说,英国罗丹士得农业试验场已经进行了75年的试验。后来的实验证明,硫酸不一定会导致土壤硬化。
他还阐述了有机肥与化肥结合的好处:“中国农民施用草屑、稻草、绿肥等有机废物已十分普遍,
如果使用人造肥料作为辅助损害土壤的物理性质。”
至于硫酸盐酸化土壤的问题,他认为只要用石灰作为调整,就很容易解决。大多数植物,只要酸度不超过极限,即使每年使用硫酸盐也不会造成很大的伤害。在一些碱性土壤的北部地区,硫酸肥料的使用更有效。
袁松周认为,在中国没有硫酸之前,病虫害已经蔓延,化肥是罪魁祸首。首要任务不是停止施用化肥,而是引导农民使用杀虫剂进行防治。
袁松周等人还指出,从世界各地来看,对化肥有充分研究的国家以硫酸盐为主要肥料,化肥用量不断增加。所谓硫酸盐的缺点似乎可以解脱。
化肥支持者还从化肥施用的经济效益方面阐述了我国推广化肥的必要性。他们认为,在欧美使用化肥帮助天然肥料不到100年,但增加粮食产量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以日本为例,1933年,日本消费氮肥近百万吨,其中硫酸盐为大宗,磷酸石灰销量超过100万吨,钾肥33000吨,豆饼销量超过100万吨,粪肥、绿肥、人粪等数百万吨。到1934年和1935年,硫酸钾的消耗量已超过100万吨。
特别是在化肥施用过程中,这些国家没有中国那么严重的负面问题。其中一个原因是中国农民使用天然肥料,缺乏化肥知识,既不区分其性质,也不注意土地和作物的需要,经常随意滥用,各种问题不可避免。
袁松周指出,化肥的优势有目共睹,其负面影响不容忽视。正确的方法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有人也说:“人造肥料实际上是对天然肥料的补贴,使用得当确实可以增加生产,避免土地恶化。”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水稻生产的需要,充分肯定了化肥推广的技术经济效益。
20世纪30年代,我国水稻平均每亩产量为3.28公斤(1公斤等于50公斤),每公顷产量为29.37公斤(1公斤等于100公斤,下同)。当时,我国硫酸盐年平均消耗量为10770吨,其中水稻硫酸盐占总消耗量的60%,即施用水稻约6.6万吨,平均每亩只有0.44公斤,
荷兰同期每亩35斤。
如果中国农民每公顷施用有机肥45.6公斤硫酸,可增加456.03公斤水稻,相当于亩,即每亩15公斤硫酸可增加45公斤水稻。
以1935年为例,当年农民购买硫酸平均每担9.5元(含连关税杂捐),而稻谷平均每担4元,
如果农民每亩使用硫酸15公斤,只需1.45元,而45公斤大米价值1.8元,一担硫酸可增加2.5元。如果关税再次下降,
豁免苛刻,农民获利更多。
从理论上讲,增加化肥生产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不幸的是,一些大米生产省份,一些运费昂贵,一些地方税收过多,导致化肥施用障碍,每亩硫酸盐消耗较少,与荷兰等欧洲国家差距较大,导致我国大米生产相对较低,每年从国外进口大量大米。
可见,化肥反对者主要考虑化肥推广带来的土壤危害和政治影响,而化肥支持者主要考虑化肥能带来的增产效益。
从这个角度来看,前者试图反对化肥的进口、销售和使用。后者认为,中国农民不使用化肥,但化肥的用量太少。
三、关于化肥是进口还是自制的争论
中国古代农民几乎完全使用有机肥,如人粪尿、稳定肥料、堆肥、豆饼、绿肥等。这些天然肥料大多不花钱,
日积月累或种植后即可获得。
近代以来,随着农业商品经济的发展,江南等地的一些豆饼和粪肥已经变成了商业肥料。然而,在化肥进入中国之前,这些通过购买获得的商业肥料也是在中国生产的,因此不存在泄漏的问题。
19世纪初,中国开始进口化肥,一些有机肥被化肥取代。从那以后,中国进口的化肥数量逐渐增加,经过多年的积累,财政成本巨大。
在中华民国,许多人认为,中国的大量化肥进口导致了财政渗漏,增加了农民的负担。他们应该抵制化肥的进口,提倡建立工厂和自制化肥,这引起了政府和反对者的深切关注和广泛讨论。
对一个国家来说,
如果我们能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一个贸易造成泄漏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在现代中国,
进口的主要是化肥、煤油、火柴等工业产品,出口的是大豆、棉花、烟叶、丝绸、豆饼等资源型农产品。
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初,进口和出口的数量和超过的数量都在增加。这意味着财政规模越来越大,无法填补,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也受到严重影响。
随着当时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逐渐分解,广大农民在生产和生活上与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陷入了世界经济的漩涡。
根据1921-1925年的农家经济调查数据,在农民的消费数据中,自给自足占65.9%,购买部分占34.1%。
与此同时,购买的产品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进口的,比如点灯的菜油被煤油代替,土布被洋布代替,等等。
当时有学者指出“帝国主义者的商品是破坏农民经济的先驱。他们的力量每天都在进步,农民在农业中使用的肥料也从有机肥改为化肥。到目前为止,农村自给自足的经济已经完全崩溃。
此外,农民越来越依赖市场。为了提高他们的购买力,他们必须扩大销售产品的数量,以便将越来越多的农产品投放市场。工业产品和农产品之间的巨大剪刀差和市场波动使许多农民陷入贫困的深渊。
特别是在一些经济发达的省份或一些农业商品生产比例较大的地区,农民低价销售农产品,
高价购买进口产品,被多次剥削,其生产虽有增加,但收入却没有增加。
有学者曾说,化肥的源源性输入和滥用,应该是江浙等地农民增产不增收的重要因素。其他人指出:“肥料是中国农民的第二大负担,如果肥料不能自给自足,中国的农业前景是难以想象的。”
从相关数据可以看出,国外各种化肥进口的数量和价值,1911年为82155担,价值银元707048,1919年增至111112担,价值银元1041182,1912年增至1932年,价值银元9098882。
在过去的21年里,累计输入的化肥价值超过8300万两,在当时的人们眼中,这显然是中国财政的一大漏洞。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输入中国的化肥大部分用于沿海和交通发达地区,但根据其快速发展趋势,全国各地的农田只是时间问题。
根据农商部的调查,有研究人员指出,1930年前后,中国的农田总面积为157000万亩,每亩施肥成本为1元,全国消费为157000万元。
如果外商销售的化肥数量能达到全国每亩土地面积的一半,每年可以吸走农民的钱,达到78500万元。更令人担忧的是,从长远来看,这将是一个艰难的回归,严重影响国计民生:“每年都有巨大的泄漏。中国缺乏原材料,不能自制。它专门从事外国货物的投入。每年的金钱损失是相当可观的。今天已经达到2000万或3000万元,不超过10年,将超过1亿兆字节。一旦赢得中国固有肥料的席位,它将影响民生。”
有人进一步指出,这些漏洞只是有形的损失,而且施用后农业造成的不良后果,比有形的损失更可怕。
在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情况下,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漏洞,彻底解决其负面影响?当时,社会上很多人认为中国的化肥进口太多了。解决财政漏洞的根本办法是拒绝进口和使用化肥。
有专家说,“根据我国目前的情况,没有必要引进化肥”。
主要有三个原因:
首先,进口产品的成分没有实际保证。在获得可靠的本地测试结果之前,
绝不能让农民贸然施用以损害土质。
二是中国农民经济能力薄弱,农产品价值廉价,不能让他们高价购买化肥,以代替部分或全部的传统天然肥料。
第三,中国天然肥料资源丰富,不像外国人因为缺乏稳定的肥料而乞讨化肥。
当时全国一些商会也支持化肥输入有害的观点,“如果进口肥料畅销全国,全国每年的货币溢出量将达到14万万元。汕头市国内商品维护委员会已经抵制,各地纷纷响应。江宁商会也表示拒绝。”
然而,这样的呼吁是雷声大,雨点小,难以实施,并引起了许多问题。由于我国农业发展中肥料极度短缺,沿海地区农民及相关农业经营者的化肥需求逐年增加。
著名土壤科学家张乃凤指出:“许多人对提倡人造肥料持怀疑态度,因为许多人认为人造肥料是外国产品,提倡人造肥料就是为外国人销售他们的产品。这个概念有一个根本的错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每年都要从国外购买大量的小麦、棉花、大米等。如果你能少买,你可以省下一部分钱。买1万元小麦的钱可以改成买5000元小麦的钱。如果我们用这5000元的肥料,我们至少可以增加10000元小麦的产量,那么因为买小麦而流向国外的10000元可以改为5000元。此外,许多贫瘠的土地适合耕种,因为它们有相当大的肥料。”
张乃峰认为,提倡人工肥料,增加粮食产量,减少粮食进口,是解决财政损失和农业问题的有效途径。
据研究,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中国不断增长的超额,大部分来自进口大米、小麦和面粉。
化肥对农业生产有好处,但是进口产品也有很多缺点,那么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当然是中国自制化肥,因此引发了很多讨论。
有人指出,化肥依赖于外国商品,这不仅是一个巨大的泄漏,而且在国际形势发生变化时很容易被他人控制。只有自制化肥,中国才能避免陷入任人摆布的困境。
还有文章认为:“为避免进口化肥的渗漏,应严格管理和检理和检查,积极的应设厂制造。……从农业的角度来看,化肥是农民的必需品,我们不仅要反对使用,还要积极提倡,
为了自给自足而提倡思想。”
由此可见,化肥有利于中国农业在当时已基本成为共识,关键是中国必须自制化肥而不是进口。
也就是说,许多反对化肥的声音似乎在抵制化肥,但仔细分析会发现,这种反对主要是针对化肥“进口化肥冶炼而来。有人写了一篇关于化肥进口的文章,劝人不要买进口的肥料,但文章说:“吾国农民,
天然肥料绝不能废弃,肥田粉也必须同时使用。"
总之,当时人们反对化肥的症结在于“就连认为化肥推广是帝国主义侵略手段的文章作者也坦言:“在中国,由于缺乏肥料,我们不必反对化肥的使用,如果一种化肥是我们自己制造的。".
四、关于现代化肥利弊的争论
在特定的政治、经济背景和农业生产发展条件下,济背景和农业生产发展条件下进行的。虽然争论不会持续很长时间,很难赢或输,但不能否认其积极意义。
最基本的一点是,化肥纠纷促进了相关调查研究和现场试验的发展,以及化肥与有机肥配合使用政策的形成。因此,无论是从肥料学术的角度来看,还是从合理施用化肥的实践来看,这场辩论都是非常有益的。
1.促进肥料调查,研究和建立肥料学术团体
19世纪中后期,
西方国家开始大量施用化肥,对化肥的研究也逐渐深入,相关研究成果为合理施用化肥提供了依据。
20世纪20年代末,我国农业机关和研究机构开始致力于化肥施用的调查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土壤调查;二是化肥田间试验;三是化肥实验室分析。
其中,化肥田间试验与化肥利弊的争论尤为密切。20世纪初化肥输入中国后,外国商人在多个省份进行田间试验,展示化肥对作物的影响,以开拓市场,筹集资金。
据《农业月刊》1927年第六期记载,经销峨眉月牌肥田粉的英国卜内门公司在上海西愚园路成立“肥田粉农事试验场冶炼,在蔬菜等作物上施肥,欢迎农民参观。
20世纪20年代末,
随着化肥在中国的畅销和许多问题的出现,一些中国学者开始呼吁进行化肥试验。
自1933年以来,中央农业实验所等农业科教机构在从事土壤肥料调查研究的同时,开始了自主化肥试验。
试验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作物种类与三要素肥料需求程度的关系;
(二)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
(3)硫酸性试验和石灰改良硫酸性试验;
(4)肥料对作物质量的影响;
(5)水稻氮肥肥效比较试验;
(6)化肥经济用量试验。
田间试验数据显示,化肥有利于作物生长,关键是如何使用。在当时关于化肥利弊的激烈争论中,这无疑是对许多非理性呼声的有力反击。
相关研究成果不仅向人们展示了化肥的真实面目,而且有利于中国农民正确对待和施用化肥,也是现代中国农业“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施肥政策形成的理论基础。
关于现代化肥利弊的争论也促进了中国土壤肥料协会的成立。1933年7月,许多农业专家在参加中国农业协会年会后聚集在杭州。在讨论当时国内土壤肥料问题的研究情况时,我们意识到土壤肥料研究对国民经济和民生的重要性。
不幸的是,当时的研究人员和机构,“四方分散,很少联系。”为了整合国内土壤肥料研究的力量,规范各方的交流和讨论,中国土壤肥料学会于1934年在彭家元、马寿征、铁明、陈方济、包伯度等倡导下在南京成立。
2.促进现代化肥购销和施用管理
19世纪末,随着化肥的流行,欧美国家建立了化肥管理机构,设立了农业试验场,研究化肥的优缺点,促进化肥的合理使用。
相比之下,化肥从20世纪初输入中国到20世纪30年代,其缺点是缺乏监督和检验,管理不善。中华民国农业专家张范村曾说过,化肥对中国农民有害,“实际管理机关不完善,农业试验场不完善。”
在争论化肥利弊的过程中,中央和地方化肥管理机构从零开始,职能日益完善;化肥管理政策出台,建立了各种化肥试验场。
1929年2月1日,南京国民政府农矿部农产品检验所成立,宣称其主要职能之一“检查肥料质量,禁止市场上有害农田的肥料,以免欺骗农民。”
1930年底,国民政府工商部上海商品检验局接管农产品检验所,并将肥料检验纳入商检局化工产品检验处,对进口或国产人造肥料进行强制检验和监督检验。
20世纪30年代,地方政府也设立了相应的肥料管理机构。江苏和浙江是中国最早设立肥料管理机构的省份,在化肥检验和销售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在设立化肥管理机构的同时,人们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化肥检验和购销管理。一方面,禁止从源头上输入不合格产品,另一方面加强国内市场销售的监督管理,
同时,制定化肥配合施用的具体措施,引导农民合理施用。
这些措施主要包括:(1)加强检验,禁止不合格产品的输入和销售;(2)规定肥料比例,禁止销售和使用单一肥料;(3)加强经营销售管理,加强非法经营处罚。
以第二条为例,现代中国单质硫酸盐约占总施用量的90%,危害明显。因此,肥料专家积极呼吁限制单质肥料“肥田粉”销售。
1932年12月9日,浙江省政府特别规定不再使用“肥田粉”三个字总结一切;未经浙江省建设厅批准,禁止输入单质化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浙江省和江苏省有关管理机构对化肥施用搭配的要求作出了具体规定,并在管理实践中不断调整,推出混合肥,方便农民购买。
这样做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表现为硫酸盐输入量减少,磷肥和钾肥数量增加。
综上所述,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由于化肥销售和应用的刺激以及相关争的影响,中央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管理措施,为化肥的质量监测和合理应用提供了政策保障。
虽然这些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有些甚至成为纸上空文,但我们不能忽视中国现代化肥管理的努力和贡献。
3.促使中国人自制化肥
中国天然肥料来源广泛,但大多营养稀薄,肥效缓慢。因此,除了使用天然肥料外,中国农业的发展还必须使用人造肥料。
当进口化肥带来的巨额外汇支出和土壤恶化问题相继出现时,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特别是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省份出现了一股“抵制进口化肥”的浪潮。
因此,解决问题的对策集中在中国自制化肥上。当时,人们意识到,自制化肥不仅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的首选,也是振兴中国农业的迫切需要。
直到1946年,中美农业技术合作团提交的报告仍认为,改善中国农业的首要问题是建设化肥厂,以低价向农民提供大量迫切需要的化肥。
众所周知,现代中国的工业基础非常薄弱。生产自己的化肥并与进口产品竞争并不容易。自19世纪初西方化肥进入中国以来,许多有志之士努力计划在中国建立自己的人造化肥厂。1937年2月,在经历了无数的困难和曲折,突破了技术、资本等诸多障碍后,由范旭东等民族工业先驱创立的中国第一家化肥企业永利硫酸厂在南京长江北岸建成投产,中国人民自制化肥的梦想终于成为现实。
日产合成氮39吨,硫酸120吨,硫酸铵150吨,硝酸10吨,设备精良,规模大,
被誉为“远东最大的工厂”。工厂建成投产时,
春耕季节,其生产“红三角”在江苏、浙江、福建、广东、东南亚等地销售品牌硫酸肥料,非常受农民欢迎。
自20世纪初化肥进入中国以来,由英国、德国、荷兰和四国制造商组成“铔联”几乎垄断了中国市场。他们按比例分销,其中占59%和31%的市场份额,包括英国卜内门和德国爱礼司洋行。
1937年2月,永利生产“红三角”这种外商垄断中国化肥市场的局面在品牌硫酸厂不断出厂后发生了变化。
永利工厂生产的产品质量高,价格低,“国外硫酸氮每斤0.75元,永利每斤0.5元。”。大量向农村发布广告单进行宣传,各大报刊杂志经常可以看到永利工厂发布的广告,介绍和介绍“红三角”品牌硫酸的优点、应用方法、每种作物的应用量和时间。
此外,它是中国独立生产的产品,农民一个接一个地购买,市场很快开放,进入英国和德国的销售核心区,打破了外国化肥长期以来对中国市场的垄断。
可惜好景不长,抗日战争爆发后,
永利工厂被日本侵略者破坏和占领,生产暂停。抗日战争胜利后,
生产恢复,但产量仅为战前三分之一。
不久,内战爆发,伤痕累累的永利工厂再次陷入风雨。新中国成立后,永利工厂重新获得了活力。
小结
近代中国关于化肥利弊的争论是在中西文化的特殊社会环境中展开的。随着化肥与传统天然肥料冲突的历史进程,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对化肥的认识、运用和探索,促进了中国近代的发展“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施肥政策的形成,也为我国自制化肥做好了思想舆论准备。
这场持续数十年的肥料讨论反映了现代农学家和相关知识分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反映了中国传统农学与西方实验农学的艰难交集。
虽然这场讨论早已成为历史,争论的观点不能用对错来判断,但在保护农业生态、强调合理使用化肥、大力倡导有机肥的新时代背景下,回顾近百年的历史,
显然有必要再现关于肥料应用和推广的讨论。